《我是歌手》冠军于泉版部分图 早报记者 高峥 CFP
早报记者 郑怡静
小雨是一位年轻的准妈妈,每天晚上10点准时睡觉,但在播放《舞林争霸》和《妈妈咪呀》的夜晚,她愿意打乱自己的生物钟; 有的晚上,灯甚至亮到深夜,她一边刷牙,一边兴奋地和丈夫争论刚刚结束的复活赛和决赛。
作为一名中年“运动极客”,郑文对电子产品并不感兴趣,但他经过深思熟虑还是买了一台iPad。 “我用它来观看《达人秀》,我喜欢的选手就会下载观看,”他说。 好几次《我是歌手》里的老歌我都听不腻,而且都保存下来了。”
真人秀对日常生活的侵入是合理的:舞台上的真人身上带着朋友、情敌、陌生同事的熟悉印记,华丽的节目和紧凑的叙事不亚于电视剧和电影带来的观看体验。 。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教授陆野将这类真人秀称为“无剧本娱乐”:即使有后期剪辑,镜头记录的是真实场景的即兴事件; 尽管专业才艺选手越来越多,但节目中却没有专业演员; 即使有公众人物或名人参与,也会成为草根球员的陪衬; 即使存在体育比赛中黑哨假球这样的隐含理论,结局也依然难以预料。 “它的受欢迎在于它们在电视屏幕上为观众创造了一个真实的娱乐场景。它的核心分享了电视最迷人的部分,类似于重大新闻事件和体育赛事直播的真实深不可测。” “果然令人兴奋。”陆野说道。
星传媒节目研发总监、中国传媒大学原讲师徐帆认为,真人秀之所以在中国如此受欢迎,其本质是中华民族最传统的价值观“真”。 、善与美。” “确实如此,善良是正能量,美是节目的表现形式,包括舞美、灯光等。”
中国国情下的真人秀
早在8年前,《超级女声》风靡全国,首次展现了真人秀节目的魅力。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尹弘这样总结真人秀:“从内容上来说,是真人秀(真实)与秀(虚构)的结合;从形式上来说,是纪录片和戏剧的融合;从传播方式来说,是观看和参与的互动。” 真人秀节目包括“自愿参与、规定情境、给予设定目的、具体规则、竞技行为、记录处理”七大基本要素。我们之所以沉迷于真人秀节目,是因为“我们不仅可以观察和观察”他们所体现出的与我们相似的性格、生活方式、价值观,也让我们在情感上、理性上进行认同、选择、拒绝、共情,甚至下意识地在虚构的环境中扮演这些真实的角色。”
真人秀诞生之初,它的野心有些令人恐惧,或者说它的传播到东方让国人感到水土不服。
1999年,荷兰爱德蒙公司为了赢得收视率,推出了备受争议的偷窥节目《老大哥》,将10到12名不同背景、性格的年轻男女志愿者锁在一个房间里长达三个多月。 ,用隐藏摄像头记录他们在屋子里的生活和相处,并24小时直播。 为了增加节目的紧张感,房间里的“演员”和电视机前的观众每周都会分阶段投票选出两个不受欢迎的人,并通过三轮电话选出最不受欢迎的两个人。日期间。 欢迎一位出来。 100 天后留在房子里的人将获得约 70,000 英镑的奖金。 当时,这档重磅节目似乎通过窥视个人隐私、通过巨额奖金刺激竞争、时不时揭露人性阴暗面来满足观众的好奇心。 这是历史上第一档引起广泛关注的真人秀节目。
三年后,湖南经济卫视模仿《完美假期》作为中国第一档室内真人秀节目播出,遭到疯狂批评。 节目发现12名素不相识的陌生人住在一个没有任何娱乐设施的房间里,完全与外界失去了联系。 他们不得不依靠彼此创造幸福的精神生活来度过70天的“假期”。 所有生命都由60个监视器每天24小时记录。 每周淘汰一人,最终获胜者获得价值50万元的商品房一套。 剧中,年轻人秘密结盟,消灭所有中年人。 两人的关系发展迅速,但也成为残酷投票的牺牲品。 这部被评价为“不适合儿童”、“低俗”的真人秀节目,第一季结束后很快就火了。 已经快完结了,《老大哥》现在已经播到第14季了。 尹红认为:“真人秀更多的是一种移植的形式,中国的文化和真人秀的性质存在一定的差异,这种形式在中国变得非常主流和流行还需要时间。它需要与传统,这个东西不行,如果完全西化,会有很多人不接受。”
2000年,哥伦比亚广播公司推出了《幸存者》。 室内共生消除游戏被搬到了野外。 比赛变得更加残酷,更具视觉冲击力。 但血腥场面和暴力倾向逐渐显现。 该剧第一集就达到了美国收视率最高的位置。 可以说是真人秀节目全球化的开始。 同年,广东卫视播出首档国内真人秀节目《生存挑战》。 三位互不相识的挑战者用6个月的时间完成了跨越8个省的旅程,只能携带野外生存的必需品和4000元的旅行资金。 尽管西方真人秀中常见的赌博、性、暴力、隐私等非正面元素已被消除,但此类节目中关于娱乐品味、道德标准、人性深度表达等方面的争议仍然伴随着发展和进步。真人秀节目本土化。 的旅程.
2004年是讨论国内真人秀发展史不可回避的一年。 今年,湖南娱乐频道策划人夏青受到歌唱真人秀节目《美国偶像》的启发,促使湖南娱乐频道与湖南卫视联合推出《超级女声》,成为国内歌唱真人秀节目的先行者。 一时间,东方卫视的《我风格我秀》《加油! 《好男人》、江苏卫视的《绝对唱好》、央视的《梦想中国》等多部以“选秀”、“全民娱乐”、“民间造星”为主要特色的选秀真人秀节目充斥荧屏。 一方面,歌唱真人秀避免过于露骨的人物关系和利益冲突,用梦想、励志、情感等积极元素赋予真人秀正能量。 另一方面,也符合中国电视娱乐节目的自然升级。 在2006年《中国电视真人秀节目发展报告》中,上海交通大学人文艺术学院副院长、传媒经济与管理研究中心主任谢庚云和学院副院长陈红华东师范大学传播学院指出:“中国娱乐节目已逐渐从演艺明星的自娱自乐转向草根平民的大众狂欢。舞台的主角已经从精英阶层变成了大众阶层。”精心打造的节目内容逐渐被原本个性的表达所取代,节目内外互动的趋势逐渐增多,显然,节目从内容、形式到操作方式,都包含越来越多的真人秀元素,全面升级。娱乐节目的减少是不可避免的。”
但随着节目同质化增多,媒体管理者在2007年开始对真人秀节目施压。先是《梦想中国》因“节目没有新意”、“负面新闻太多”而停播,随后是重庆卫视《第一次心跳》因“内容低、风格低”、“评委言行粗鲁”被勒令停播。 同年9月21日,国家广电总局发布通知,规定自当年10月1日起,各省级卫视黄金时段禁止播出选秀节目,不得播出现场直播或观众投票。
但此时真人秀的形式却已经俘获人心,各大电视台不顾政策仍在绞尽脑汁为其开脱。 2010年,东方卫视率先突破山寨模式,凭借购买海外版权制作的节目《中国达人秀》迎来真人秀节目的春天。 此后,《中国好声音》、《中国梦秀》、《顶级大厨》、《舞林争霸》、《梦魔方》、《我是歌手》、《中国星跳》、《明星》 《跳水魔方》、《中国最强声音》、《中国梦之声》等一大批进口模特真人秀节目登陆荧屏。
对比原创真人秀和进口真人秀节目,除了技术上的差异外,本土真人秀节目往往更具有中国特色。 复旦大学教授吕野对比了《英国达人秀》和《中国达人秀》,他说:“前者的初选基本纯粹是为了展示自己的才艺,他们是靠才艺的乐趣和惊奇感进入复赛,而然后才开始探索选手的情感故事。而后者从一开始就注重才艺展示和情感故事。 《中国达人秀》制作团队认为,这符合中国观众的喜好和中国国情,而路野则认为这也与社会文化环境和机制有关。 “我们从《英国达人秀》中可以深深感受到,只有长期沉浸在丰富多样的街头文化中,才能激发出那种来自民间、草根的旺盛的艺术创造力,而这也正是《中国达人秀》所包含的内容。” 《英国达人秀》是国内众多选秀节目中比较缺乏的。《英国达人秀》的口号是让你感受到普通人创造力的力量,而《中国达人秀》则让你感受到普通人梦想的力量。我认为这已经可以解释一些事情了。” 徐帆认为,如果《中国达人秀》完全照搬英国模式,在收视率和政策方面都会遇到一定的麻烦。 “因此,为了适应中国社会和电视观众,《中国达人秀》加入了更多情感元素,强调选手除了才华之外与观众的共鸣。这种共鸣符合普通人的人性需求。”处于转型期的人,但英国模式很难理解为什么像第一季的孔雀哥和鸭脖夫妇这样天赋平平的选手在中国却能如此受欢迎。”
程序模式是
持续更新的开放数据库
2011年之前,真人秀节目的“七年之痒”还让人担忧,但2011年之后,以《中国达人秀》为首的“模特引进”风潮已经影响到真人秀节目的每一寸土地。 。
徐帆前年指出,七年前的《超级女声》只是中国选秀节目“野蛮生长”的开始。 由此出发的同类节目都面临着一个弱点——节目模型的版权问题。 而严格执行模特版权交易“游戏规则”的《中国达人秀》,在收视率和影响力上也开始获得国家利益。 “版权模式给东方卫视带来了多方面的好处:首先,由于宝洁是选秀模式的全球赞助商,所以节目一开始就得到了宝洁全球总部的大量赞助。其次,除了明显的广告赞助之外,作为一个A全球知名日用消费品公司宝洁公司选择与《中国达人秀》合作,通过其高强度、高穿透力的宣传体系和渠道,也对节目进行了宣传。比如蔡依林就能够宣传《中国达人秀》。 《中国达人秀》《达人秀》做代言、录广告、参加总决赛,这些都是宝洁的面子。” 此后,《中国达人秀》让模特引进行业在国内得到了更广泛的认可,“现在基本上二线以上卫视都开始这么做了,山寨模特不再常见。 ”
《中国达人秀》的“达人秀”模式是SMG于2010年通过IPCN国际传媒从弗里曼特尔购买的电视节目模式。徐帆告诉记者,节目格式(Format)作为业内常用的术语,包含三个要素:一是某国境内某外国电视节目的制作和传播。 二、本次制作传播活动基于购买模式,获得版权许可,受法律保护。 第三,本次制作传播活动在制作框架、节目流程、游戏规则、细节安排、风格氛围等方面都遵循一定的套路。陆野将节目模型比作一本菜谱或秘籍:从最初的想法开始。并演变成描述基本概念、类别、呈现形式、目标受众的大纲和样本,进而形成业界所谓的“宝典”,包括方案理念、流程细节以及场外所需的所有要素复制,如拍摄和剪辑要求、节目目标的视觉设计和音乐演示、主题音乐、固定流程实施细节等。
数百页的《中国达人秀》手册规定了从采访策略到拍摄镜头策略的每一个细节。 “如何向参赛者提问?如何处理不同的问题?如何设置机位?有能力的电视台可以有多少个机位?无能力的电视台可以提供多少个机位?宣传口号和宣传每个地区的策略。如何?” 宝典严格标准化制作流程,每一次录音都由《英国达人秀》的“飞行制作人”亲自指导,确保这种标准化能够贯彻到底。
《中国达人秀》出品方欢维数码副总经理唐昊曾举过标准化节目模式与国内常规方式的区别的例子:主持人是配角,是为了突出选手,而不是在节目中。舞台但在侧幕,所以不需要化妆造型; 所有声音都是用麦克风现场录制的,没有任何耸人听闻的现场配乐; 试镜一定要在剧院里进行,强调仪式感和对小人物的尊重,塑造一种命运感,给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 每个参赛者从报名的第一天开始就在一秒内开始追踪。 每个人都有7个摄像头,完整记录他们的动作、表情、心理变化等。
“书籍的严格规定以及在国际电视市场上跨文化销售的可能性,是20世纪90年代乃至超女、快男时代的本土选秀节目所不具备的。全球娱乐市场是一个不断更新的开放数据库,购买模式和本地成功制作经验都将被添加到集合中。” 比如《中国达人秀》就提供了原版的“媒体评论”链接,收录其中。
另一方面,并不是所有真人秀节目购买版权都能成功。 那些失败的案例大多意味着除了程序模型可以提供的创意、流程、结构的骨架之外,还有一些手册中无法指定的因素。 ,本土节目制作人做得并不好。 陆野认为,决定引进节目成功的最重要因素是节目参与者和后期剪辑制作。 “只有选拔出最能引起观众共鸣的选手,才能通过节目的竞赛环节有效推动悬念,让观众紧张、欲罢不能。受欢迎的选手是节目模式跨文化移植的重要保障。”而后期剪辑的要求则从海量的素材选取、故事的结合出发,创造出符合中国观众视觉习惯的新的戏剧冲突和节奏。” 当国内电视业走向直播时,西方电视业回归录播,徐帆说,“因为在录播模式中,前期多机位镜头的结合以及高剪辑率和特殊性后期的效果技术可以打造出优质有力的节目节奏。”
在模式选择上,中国电视从业者也显得越来越成熟和谨慎。 纵观今年的真人秀节目,徐帆观察到一个新趋势是,人们开始厌倦综合性选秀节目,细分化、类型化的选秀节目成为中流砥柱。 《舞林争霸》是关于舞蹈的,《我是歌手》是关于著名歌手的,《中国梦之声》是关于歌唱和草根的。 “这意味着真人秀模式在中国很受欢迎。” 发展日趋成熟和专业。”
模式很搞笑
机制是出路
2012年,“模特”已经成为人人都有的一张名片。 怎样才能玩好这张牌呢? 徐帆认为,节目的制作机制成为模式背后更重要的因素。 “模型虽然很生动,但它只是停留在电视屏幕和制作手册上的相对固定、静态的标本;机制是模型得以实现的途径、动态的方法和过程。对于一个节目来说,模型是必要条件,机制是充分条件。”
徐帆离开中国传媒大学后加入星传媒,参与《中国达人秀》、《中国好声音》的策划和制作。 中国制作团队经过多次尝试,将这本书“内化”了。 “也许有一天人们会不再看《好声音》,也不会再有人关注《达人秀》了。没关系。就市场而言,团队利用自己的生产能力,用很多新车型来创作出更多更吸引观众眼球的电视剧作品。”
一方面,本土制作团队可以从西方模型集合中学到充分的专业分工意识和工作权利; 另一方面,因为与西方版权方、制作人、节目、模特的多年接触,可以反向激发团队创作者的本土创造力。 对中国的认知和感受。 徐帆表示,从这个角度来看,在进口模式如火如荼的情况下,公众关于“进口模式扼杀本土原创”的担忧其实并不成立。
事实上,《中国达人秀》和《中国好声音》给中国娱乐电视行业带来的启发,并不是无与伦比的创意,而是由细节组成的创意执行方案,是一种“流程化、产业化、框架清晰”的创意执行方案。 ,分工明确,执行力强。” 这种强烈的流程意识和模式意识与原创并不矛盾,反而可以成为优秀原创电视节目的沃土。徐帆认为,原创节目越多的电视市场,并不意味着电视市场越发达。“《美国达人秀》 、《美国好声音》、《美国偶像》、《X Factor》美国版、《感谢上帝你在这里》美国版,这些节目都在美国播出得很好,但它们都不是美国原创的。 美国不是原创性最强的地区,但却是广电产业最发达、市场化程度最高的市场。”徐帆表示,美国电视人并不特别介意是否原创,而国内电视人往往将所有标准混合在一起,“我们需要民族原创,我们需要做好节目,我们需要赚钱。 如果我们纠缠在一起,事情就不好办了。”
如果抛开崇拜外国人的偏见,用理性思维来考虑节目模式对我国节目创新的影响,徐帆认为,“模式”是实现本土节目创新的必由之路。 “我们的节目创新要分三步进行:首先,全面购买西方模式,学习西方模式的制作机制,然后创造出好的中国节目。接下来,我们可以借鉴以前的模式,学习这种全球生产水平的制作后经验,我们开发自己的程序。第三步是我们把中国的程序做好,自己开发的好程序,在全球市场上把它做好的全球程序进行拓展。这三步是一个比较理性、稳健的发展。模型。”